随着夏季的临近,气温愈演愈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没什么,空调冰棍伺候着,丝毫不影响躺平的一天。不过在危化品圈子里,应对高温那是严阵以待,那眼睛瞪的个个都是群众。那么高温对于危化品有哪些风险呢?且听下文浅说。
01温度升高使危化品体积、压力增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比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高温季节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出现“鼓桶”现象以及玻璃容器的炸裂现象都是由于受热膨胀所致。如果容器是敞口,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02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
易燃液体蒸发能力的大小不但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其中温度对它的影响更重要。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易燃液体蒸发的难易程度用沸点来表示,沸点越低,表明该液体的蒸发性越强。有些易燃液体的沸点是很低的,如在常压下,汽油的沸点是50℃,如环境温度超过其沸点,就容易发生危险。
03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
由于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它物质氧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促使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物质就会自燃起火。有些自燃点较低的物质如黄磷(自燃点为30℃),如果不妥善保管,夏季气温超过它的自燃点时,遇空气就能自燃起火。
夏季危化品预防措施
01要分类存储
严禁把各种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容易引起自燃的化学品混放、混存,以防相互作用发生火灾和爆炸。
02温湿度管理
危险化学品尽量不要露天存放。高温期间,屋面要采取隔热措施,使温度不超过28~30℃。库房要通风降温,中午气温高,要关闭门窗,防止热空气进入,要在早晚和夜间,打开门窗通风。同时要注意,禁止用敞口容器存放易燃液体。非敞口的桶、罐,不能装满,要留有10%~15%的空隙,避免因盛装的易燃液体受热膨胀,而引起爆破炸裂。
03装运要安全
04设备要完好

05消除火源
06做好救火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