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返回
2025国际贸易术语分类讲解大全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莫恩 浏览次数:207次

贸易术语(Trade Terms)也可以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或贸易条件,是买卖双方在长期贸易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标准化规则。它通过简洁的英文缩写(如FOB、CIF、DDP等),明确交易中货物的交付条件、价格构成、风险转移及责任划分,成为连接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工具。自20世纪初国际贸易规模化发展以来,术语的模糊性曾导致交易效率低下、纠纷频发。为此,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首次发布《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通过持续修订(如2000年、2010年、2020年版本),使其始终贴合贸易实践的演进需求。

目前常用的贸易术语主要有11种,国际商会2020年通过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贸易术语分为两大类。

按运输方式分类

1.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

2. 仅适用于海运/内河运输

按照英文首字母分类的国际贸易术语详解(基于Incoterms® 2020及常用分类)

E组(Departure)

特点:卖方责任最小,买方负责全程运输及风险。
术语:EXW

  • 全称:Ex Works(工厂交货)

  • 交货地点:卖方工厂、仓库等指定地点。

  • 责任划分:

    • 卖方:仅需在工厂备货,不负责装货、运输、保险或出口清关。

    • 买方:承担提货后所有费用和风险(运输、保险、进出口手续)。

  • 适用场景:买方有较强物流能力,或卖方不愿参与后续流程。

  • 注意:若买方无法办理出口清关,应改用FCA术语。


F组(Main Carriage Unpaid)

特点:卖方负责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承运人,买方承担主运费及后续风险。
术语:FCA、FAS、FOB

  1. FCA(Free Carrier)

    • 卖方:完成出口清关,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若在卖方所在地交货需装货)。

    • 买方:安排运输和保险,承担交货后风险。

    • 全称:货交承运人

    • 交货地点:买方指定承运人处(如仓库、港口等)。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多式联运或集装箱运输。

  2. FAS(Free Alongside Ship)

    • 卖方:将货物送至船边,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负责装船、运输、保险及后续风险。

    • 全称:装运港船边交货

    • 交货地点:装运港船边(如码头或驳船)。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大宗散货(如矿石、木材)的海运交易。

  3. FOB(Free On Board

    • 卖方:负责装船及装船前费用,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承担装船后运输、保险及风险。

    • 全称:装运港船上交货

    • 交货地点:装运港船上(货物完成装船)。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传统海运贸易,如纺织品、电子产品出口。


C组(Main Carriage Paid)

特点:卖方支付主运费,但风险在装运后转移给买方。
术语:CFR、CIF、CPT、CIP

  1. CFR(Cost and Freight

    • 卖方: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承担装船后风险,自行购买保险。

    • 全称:成本加运费

    • 交货地点:装运港船上(同FOB)。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买方需控制保险成本,如大宗商品交易。

  2.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 卖方:支付运费和基础保险费(最低险别),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承担装船后风险,可追加保险。

    • 全称:成本加保险加运费

    • 交货地点:装运港船上(同FOB)。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卖方需简化买方操作,如中小型货物出口。

  3. CPT(Carriage Paid To)

    • 卖方:支付全程运费,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承担交货后风险,自行购买保险。

    • 全称:运费付至目的地

    • 交货地点:交第一承运人(如陆运或空运起点)。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多式联运(如中欧铁路运输)。

  4.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 卖方:支付运费和一切险保险费(覆盖全程运输)。

    • 买方:承担交货后风险,可追加保险。

    • 全称:运费及保险费付至目的地

    • 交货地点:交第一承运人(同CPT)。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高价值货物(如精密仪器)的全流程保障。


D组(Arrival)

特点:卖方承担货物运抵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术语:DAP、DPU、DDP

  1. DAP(Delivered at Place)

    • 卖方:支付全程运费,承担交货前风险,完成出口清关。

    • 买方:负责进口清关、卸货及交货后风险。

    • 全称:目的地交货

    • 交货地点:买方指定地点(无需卸货)。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买方熟悉目的国清关流程。

  2. DPU(Delivered at Place Unloaded)

    • 卖方:承担卸货费用及风险,其他同DAP。

    • 全称:卸货地交货

    • 交货地点:目的地指定地点(需卸货)。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需卖方协助卸货的复杂物流(如重型机械)。

  3. DDP(Delivered Duty Paid)

    • 卖方:承担全程运费、保险、进出口税费及清关手续。

    • 买方:仅需接收货物。

    • 全称:完税后交货

    • 交货地点:买方指定地点(含进口清关)。

    • 责任划分:

    • 适用场景:卖方在目的国有清关能力(如跨境电商B2B)。

    • 补充说明:DPU是2020版新增术语,要求卖方在目的地指定地点 完成卸货,而DAP无需卸货。


分类对比表

个人建议:

1.运输方式:海运优先选FOB/CFR/CIF;多式联运选FCA/CPT/CIP。

2.风险控制:卖方风险敏感选EXW/F组;买方风险敏感选D组。

3.成本预算:卖方资金充裕可选DDP;买方资金有限选EXW。 

贸易术语分组按卖方责任从小到大排序(基于Incoterms® 2020)

11种国际贸易术语小故事讲解(基于Incoterms® 2020)

1. EXW(工厂交货)

故事
小明在义乌开了一家玩具厂,美国客户Tom想采购一批玩偶。小明说:“按EXW交易,你直接来我厂里提货,货在仓库门口堆好了,但我不管装车、运输,也不帮你报关。”
Tom挠头:“我自己找卡车、付运费、办出口手续?行吧,谁让我是专业进口商呢!”

核心:卖方只备货,买方全包后续(装货、运输、清关)。


2. FCA(货交承运人)

故事
卖家阿玲用FCA出口一批陶瓷到德国。她将货物送到深圳物流园,交给买方指定的DHL承运人,并贴好出口标签。
德国客户说:“你帮我报关还送到承运人手上,省了我不少事!剩下的运输和保险我来安排。”

核心:卖方交承运人+出口清关,买方管运输和保险。


3. FAS(装运港船边交货)

故事
巴西矿商卖给中国钢厂10万吨铁矿石,约定FAS里约港。卖家将矿石用卡车运到港口船边堆放,完成出口手续。
中方买家:“货到船边就行,装船、海运、保险我们自己搞定!”

核心:卖方送到船边,买方负责装船和后续。FAS术语下,卖方需办理出口清关(与FOB相同),而EXW/FCA由买方办理。


4.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

故事
温州服装厂按FOB宁波港出口衬衫。工人将货装上船,船长签了提单。
美国客户:“货物上船后风险归我,但运费和保险我来付,你只管装船前的事!”

核心卖方将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转移,买方承担装船后海运及保险责任。


5. CFR(成本加运费)

故事
山东大蒜商老张用CFR卖给印尼客户,付钱租船运到雅加达港,但没买保险。
印尼客户:“运费你付了挺好,但海上遇到风暴大蒜发霉?这风险得我担!”

核心:卖方付运费到目的港,风险装船后转移,保险买方自理。


6. CIF(成本+保险+运费)

故事
深圳电子厂用CIF出口手机到迪拜。老板说:“运费和基础保险(最低险别)我包了,但货上船后出事别找我!”
迪拜客户:“虽然保险是最低档,但省得我折腾,成交!”

核心:卖方包运费+基础保险,风险仍装船后转移。


7. CPT(运费付至目的地)

故事
重庆汽车配件厂用CPT出口零件到德国。卖家付钱走中欧铁路到汉堡,但没买保险。
德国客户:“铁路运费你付了,但万一火车脱轨?风险你交货时就转给我了!”

核心:卖方付全程运费(陆/空/铁),风险交第一承运人后转移。


8. CIP(运费+保险付至目的地)

故事
上海医疗器械公司用CIP出口精密仪器到美国。卖方付空运费和全险,但提醒客户:“虽然我买了保险,但货物上飞机后风险归你!”
美国医院:“这比CIF保障更全面,合作愉快!”

核心卖方付运费+ 一切险保险费(覆盖全程运输),买方承担交货后风险。


9. DAP(目的地交货)

故事
韩国化妆品公司用DAP卖货到巴黎,包运费到客户仓库门口,但没卸货。
法国买家:“你送到我仓库,但卸货和进口税我自己来,风险进仓库才归我!”

核心:卖方送货到目的地(不卸货),买方管清关和卸货。


10. DPU(卸货地交货)

故事
日本重工企业出口挖掘机到澳大利亚,用DPU条款。卖家不仅运到工地,还亲自卸货。
澳洲客户:“你连卸货都包了?这大家伙我们可搬不动,谢了!”

核心卖方必须完成卸货并承担卸货风险,买方负责进口清关。


11. DDP(完税后交货)

故事
中国跨境电商用DDP卖智能家居到英国。货物直达客户家,包税包清关,像“国际版京东物流”。
英国用户:“连关税都你付?我躺着收货就行!”

核心:卖方全包(含税费),买方零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