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返回
危险升级!夏季汛期危化品事故频发,典型案例触目惊心!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莫恩 浏览次数:21次

进入夏季汛期,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为严密防范夏季汛期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做好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吸取以往事故教训,树牢红线意识,守牢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历史上7月份全国发生的典型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供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参考。

一、事故发生的主要特点

01基本情况

历史上7月份发生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35起,其中一般事故4起,较大事故25起,重大事故5起,特别重大事故1起,共造成234人死亡,639人受伤

02事故分类

统计表明,7月份典型事故中共有22起火灾爆炸事故,占比63%;10起中毒窒息事故,占比29%;容器爆炸事故发生3起。从事故发生领域来看,精细化工领域事故最多,发生9起;其他领域发生7起;无机化工领域发生6起;化肥、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各发生4起;农药领域发生1起事故。从事故发生环节看,正常生产环节和检维修环节发生的事故起数占据了事故总数的65%,依然是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03造成事故的原因

经分析:35起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了22起,占62.9%,主要存在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等行为;设备安全因素引发的事故10起,占28.6%,主要存在设备、管道质量缺陷、泄漏、年久失修等问题;其他方面因素引发的事故3起,主要存在现场环境不良、违规存储危险化学品等问题。

二、7月发生的典型事故

01国内事故

1.中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

“7·26”常压装置泄漏较大着火事故

2015年7月26日,中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常压装置渣油/原油换热器发生泄漏着火,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常压装置渣油/原油换热器外头盖排液口管塞在检修过程中装配错误,导致在高温高压下管塞脱落,340℃以上的高温渣油(自燃点为240℃)瞬间喷出,遇空气自燃,引发火灾

2.山东石大科技石化公司

“7·16”较大爆燃事故

2015年7月16日,山东石大科技石化公司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着火,引起爆炸,造成2名消防队员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在倒罐作业过程中,违规采取注水倒罐置换的方法,且在切水过程中现场无人值守,致使液化石油气在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或因消防水带剧烈舞动,金属接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道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燃

3.江西九江之江化工公司

“7·2”较大爆炸事故

2017年7月2日,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区之江化工公司一高压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胺化反应物料具有燃爆危险性,事故发生时冷却失效,且安全联锁装置被违规停用,大量反应热无法通过冷却介质移除,体系温度不断升高;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导致体系温度、压力急速升高造成爆炸

4.云南曲靖众一合成化工公司

“7·7”氯苯回收塔较大爆燃事故

2014年7月7日,云南省曲靖市众一合成化工公司合成一厂一车间氯苯回收系统发生爆燃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氯苯回收塔塔底AO-导热油换热器内漏,管程高温导热油泄漏进入壳程中与氯苯残液混合,进入氯苯回收塔致塔内温度升高,残液气化压力急剧上升导致氯苯回收塔爆炸和燃烧;未按设计要求安装温控调节阀,只安装了现场操作的截止阀,当回收塔塔底温度、压力出现异常情况并超过正常工艺参数范围时,截止阀不能自动调节和及时调控

5.河南洛阳洛染股份有限公司

“7·15”较大爆炸事故

2009年7月15日,河南省洛阳市洛染股份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8人受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中和萃取作业场所氯苯计量槽挥发出的氯苯蒸气,遇旁边因老化短路的动力线部位火源,引发氯苯蒸气爆燃,氯苯计量槽被引燃,随后发生爆炸,致使水洗釜内成品2,4-二硝基氯苯发生第一次爆炸,继而引发硝化釜内2,4-二硝基氯苯发生第二次爆炸。

6.甘肃锦世化工公司

“7·21”较大中毒事故

2013年7月21日,甘肃省锦世化工公司硫化碱车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烘干机运行中引风机变频器跳闸,引风量不足,烘干机内煤粉燃烧不充分,炉内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并通过提升机机壳倒流入负一层检修地坑,致使地坑内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操作人员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入地坑清理灰渣造成中毒

7.甘肃白银天翔建材化工公司

“7·4”较大中毒事故

2010年7月4日,甘肃省白银市天翔建材化工公司碳酸锌厂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反应池中碳酸氢铵和氧化锌反应产生氨气作业人员违章进入反应池作业,造成中毒昏迷,救援人员应急能力不足,造成事故后果扩大。

8.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

2019年7月19日,三门峡市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C套空分装置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6人重伤,爆炸产生冲击波导致周围群众玻璃划伤、重物砸伤等175人轻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空分装置冷箱阀连接管道发生泄漏没有及时处置(时间长达23天),富氧液体泄漏至珠光砂中,低温液体造成冷箱支撑框架和冷箱板低温冷脆,在冷箱超压情况下发生剧烈喷砂现象(砂暴)并导致冷箱倒塌,砸裂东侧液氧贮槽及停放在旁边的液氧槽车油箱,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引发周围可燃物发生爆炸。

02国外事故

1.美国堪萨斯州储油罐

“7·17”火灾爆炸事故

2007年7月17日,美国堪萨斯州巴顿溶剂工厂内发生石脑油储罐爆炸火灾事故,事故发生时正从罐车向储罐输送石脑油,造成11名居民和1名消防员受伤,周边约6000名居民撤离

事故原因是:储罐顶部含有易燃的可燃气体-空气混合物;当停止向储罐输送后,输送管道、沉积物内的空气摩擦可快速在储罐内累积大量静电;在注入石脑油期间,储罐内部液位测量系统的浮子因为结构松散产生电火花

2.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化工厂

“7·20”氯气泄漏事故

2003年7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霍尼韦尔国际集团化工厂的一个氯气冷却器失效,导致氯气泄漏至制冷剂系统,随后该系统安全保障措施失效,氯气泄漏至大气中,全厂紧急撤离,造成7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工厂管理系统中没有防止氯气冷却器出现故障的措施,氯气进入制冷剂系统产生的后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