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法规标准定义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企业,化工及医药企业(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
3、其他参考依据(《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17)。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判定依据参考
何如判定一家企业是否为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依据:企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以及危险化学品在生产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定义和要求等。以下仅供参考:
危险化学品企业细分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带储存/不带储存)、运输、使用。
具体区分根据企业核心业务或关键环节中涉及的化学物质是否属于《目录》管控范围如:
①生产危险化学品(产物、副产物、溶剂蒸馏回收等)。
②储存危险化学品( 在特定设施(仓库、储罐等)内集中存放危险化学品(尤其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
③使用危险化学品
a.如果企业是化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主要原料或辅助材料进行化学反应、加工(如合成、精馏、萃取、电镀等),通常会被认定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尤其当使用量达到一定标准时)。
b.如果企业仅将危险化学品作为普通商品使用(如:印刷厂使用少量易燃溶剂清洗设备;实验室少量使用各类试剂;水处理厂使用氯气/次氯酸钠消毒),则不一定被整体认定为“危险化学品企业”,但该特定使用环节仍需遵守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规定,且如果使用量很大或构成重大危险源,则可能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 重点注意: 并非所有使用都构成“危险化学品企业”。判定关键是使用量、用途及危险化学品是否是其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核心要素。
④经营危险化学品: 买卖危险化学品(无论是否带有储存设施)。
⑤运输危险化学品: 运输企业通常单独归类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以上判定流程总结:
①查物质: 确认企业涉及的物质是否在《危险化学品目录》内。如果企业生产危险化学品,就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如果企业储存危险化学品(特别是专业仓储或构成重大危险源),就是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
②查活动: 确认企业是否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达到许可数量的使用(化工工艺)、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是化工企业,并且其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达到规定数量(需要申请《安全使用许可证》),就是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
③查许可/登记: 确认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使用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是否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如果企业买卖危险化学品(需要申请《经营许可证》),就是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最后,当无法准确判断时,可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咨询,他们有最终的判定权和解释权。
三、危险化学品相关许可证件
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
②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国家规定数量标准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除外)需要取得。
③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贸易、销售)活动的企业必须取得。分为带储存设施和不带储存设施两种。
④危险化学品登记: 生产、进口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化工企业(需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的企业),需要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